中國報告大廳網訊,2022年全國煤炭產量達到36.45億噸,煤炭市場價格總體趨穩,供給端煤炭產能投放力度較大,煤炭供應能力顯著提高。以下對中國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2022年一季度我國進口煤數量明顯減少。據2022-2027年中國進口煤炭行業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分析報告數據表明,2022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煤炭3539.07萬噸,同比下降13.95%,達到6年內同期最低水平,其中動力煤進口量同比降幅更是達到27%以上。受國際煤價高位運行、進口煤性價比不高等因素影響,國內下游用戶采購進口煤積極性不高,煤炭進口量同比明顯減少,對國內供應補充作用減弱。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結構調整加快,能源需求強度下降,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煤炭需求減弱,煤炭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生產和利用環境約束加劇,煤炭發展空間受到壓縮。同時,國際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寬松,國內煤炭產能過剩,進口煤對國內市場沖擊的加大,使煤炭行業發展形勢日益嚴峻?,F從三大市場狀況和三大趨勢兩大板塊來了解中國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近年來,我國煤炭進口量持續增加,2019年突破3億噸,2020年煤炭進口量3.04億噸,同比增長1.5%。2021年澳煤減少,我國從增加了從不同國家的煤炭進口量,尤其是加大了對印尼煤的進口力度,確保我國煤炭進口量穩步增加。2021年全年,我國共進口煤炭3.23億噸,同比增長6.6%。
我國煤炭出口規模較小,而且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2016-2018年以來中國煤炭出口量持續下降,2019年出口量短暫增加,2020年出口量近乎腰斬,2021年煤炭出口量繼續下降,出口量260萬噸,同比下降18.4%。
2021年,全國原煤產量超3000萬噸企業共20家。其中,3000萬噸-5000萬噸企業5家,5000萬噸-1億噸企業9家,1億噸-2億噸企業1家,2億噸-4億噸企業4家,5億噸以上企業1家。
一是未來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及占比將逐漸提升,全球向清潔能源逐步轉型。但從目前全球能源消費結構看,可再生能源產業增速較快,占比較低,據BP預測,至2025年世界及中國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分別下降至24.3%及51%,可再生能源占比分別增長至8.1%及8.6%,仍未撼動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主導地位,但對煤炭擠壓效應將逐步顯現。
二是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速放緩,固定資產投資下滑,能源消費強度下降,煤炭需求峰值提前到來,鑒于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及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煤炭需求或難再創新高。據BP預測,至2025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將下降至1886百萬噸油當量,煤炭消費總量年均下降0.75%左右,占比年均下降1%左右,“十四五”期間,中國煤炭消費量緩慢下降。
三是下游產業需求減少,煤炭消費不容樂觀。電力、鋼鐵、建材、化工這四大煤炭下游產業總耗煤占到煤炭消費量的91%,幾大行業總體趨勢為消費增速趨緩,對于煤炭消費需求的帶動逐步降低。
十四五階段嚴控煤炭消費增長,當下,受政策調控影響,2022年我國煤炭市場供需偏緊,行業市場格局開始緩解,價格觸頂下跌部分行業以電代煤逐步推進,煤炭總體增量不會過大。進口煤也將繼續對國內供應形成補充,整體來看,后期煤炭市場供應能力將不斷增強。
以上就是中國煤炭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